顯示包含「life」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life」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2月24日星期日

眼淚教我的事

























話說係Miller Harris做左將近一個月,
本身已經好迷香水,
睇完本八十幾頁training manual加日復日做各大香水research,
而家都已經係半個香水精。

無奈公司香水實在太濃,
香水濃唔係指份量問題,
而係物料用咩方式抽取精華同點樣將物料混合配合,
Miller Harris香水大部分用天然精油而純度非常高,
而且主打係Citrus/Vanila類散發非常厚重女性復古香草味道,
其實即係Chanel No.5啊Dior Vintage系列之類味道比較纏綿溫柔long-lasting,
重點係香水後味會有一陣非常明顯Musk/Vanila爽身粉味。

我素來唔鍾意Musk種好曖昧既後味,
比較鍾意類似Tom Ford Private Blend沉鬱低調頭痛帶少量茉莉玫瑰甜味,
而最後即使有musk令香味更持久,
都唔會有明顯粉味浮現、比較爽朗,
即係一陣風行過就消失唔會留低任何氣息,
消失就消失唔會曖曖昧昧。
























近日係Liberty幫公司買野發現Sweden香水品牌Byredo,
其中M/Mink係同M/M Paris Crossover之作,
有留意開M/M Paris都大約get到種黑白分明簡約概念。


第一眼好誠實係俾包裝吸引,
簡單清雅純白陶瓷包裝,
試過所有香味只係鍾意Blanche,
用上手好自然有少少似雨後露水,
清新甜美性格分明爽朗,
主要成份有白玫瑰、粉紅胡椒、橙花,
雖然我覺得白玫瑰應該係Gimmick野,
但okay,
我受。
























香水我就唔會買,
始終屬意沉鬱爽朗香草味,
但Body Cream非常潤滑清雅,
近一個禮拜倫敦凍到好似中左降頭,
而小妹終日流連在外做信差,
未用盒cream之前已經係落重Jurlique Jasmine hand cream仍然紅腫甩皮,
轉用Byredo後對手至今絲毫無損而且無再有俾風割傷感覺,
絕對可以一試,
可惜包裝容量有啲曖昧最後買左大盒裝因為支裝好難倒啲Cream出黎,
而且近日得火紅大美人Philip Lim 3.1 Pashli Satchel一個,
大盒啲都無咩所謂。




























近日hea煲甄嬛傳,
個人對後宮鬥爭無興趣,
但呢套著實係好睇到爆,
言行舉止照足紅樓夢格式,
各人物性格刻畫非常到位,
引詩書經文亦屬上佳之作,
而且Art Direction到達電視劇極限境界,
真係值得一煲。
























小妹都俗套地最愛華妃年世蘭,
集深情率性大氣可愛嫵媚奸險於一身,
雖然作惡多端,
但多為一個情字,
純真地痴心錯付,
純真地傷心欲絕。


一生只一心一意愛一個男人,
但一生同樣只被一個男人所傷,
華妃所做一切並非為榮華富貴,
只為佔據自己所愛之人,
但佢得到全世界榮華富貴,
偏偏得唔到一個男人。


為君而生,
為君而亮,
為君所傷,
為君而亡。


好一個轟轟烈烈既年世蘭。


當然不得不提蔣欣演技極好,
舉手投足眼神言語令人著迷,
華妃被愛人所傷,
自毀前流下絕望眼淚,
以及無奈一句:“皇上,你害得世蘭好苦啊”,
教會了我很多很重要的事。





雍正生性多疑,
心中只有一個純元,
而當一個皇帝心中只有一個女人時,
其他後宮佳麗三千如何爭一日之長短,
都只能輸得一敗塗地。


基本上就好似紅樓夢,
結局一早言明,
只係你悟唔悟到。


純元皇后係劇中係類似柏拉圖主義理型社會中一個完美模範,
集仁慈謙厚、溫柔絕美等等於一身,
但純元係劇中從未出現,
而劇中人物經常用純元皇后作榜樣與妃嬪比較,
就如柏拉圖主義中,
訴說人類用實物與完美比較後知不足,
再追求完美。


皇帝即使用盡所有方法為純元搵替身,
都注定一生唔會搵到另一個純元,
因為理型就只有一個,
其他只能用作比較,
其他妃繽,
只好默默受用,
慢慢失去自己。


但純元皇后之所以完美最大原因為早逝,
最絕美最純真階段係皇帝心目中永遠留下不能磨滅印象,
而未如其他妃嬪最終腐朽,
一個一個自掘墳墓落得慘烈下場。


有邊個女人係未經歷過妃嬪後宮之爭前,
唔係好似純元皇后咁純潔完美無瑕?
而最後留於後宮中只有甄嬛、端妃、敬妃,
三人共通點為早已對皇帝死心,
一心一意刻守本份見招拆招,
後宮所有自招滅亡既女人,
都輸在一個情字。


雖然沈眉莊同樣早對皇上先知先覺早死心,
但可以死係愛人溫太醫懷中,
已比後宮三千生無可戀幸福一百倍。


情本無害,
但君無情而妾有意,
則只能落下萬劫不復之地,
甄嬛將其他妃繽逐一除去時並無做傷天害理之事,
都只不過係其他妃嬪因情生妒做盡蠢事,
多行不義必自斃。


紅樓夢主義:
悟出一切皆塵世幻象,
愈想擁有,
愈去捉緊,
則愈會從手中流走。


學會一切終必失去,
悠然自得,
才能真正擁有。


唯有安心,
才能開心。


不能安心,
只因根本唔屬於你,
而屬於你,
又何必終日害怕失去。


Effortless。
































Fashion week嘛,
都係Tom Ford架啦,
後宮年妃裝,
霸氣到想喊出黎。





近日狂loop推介:






眼淚,
會教會你很多事,
我們從孩童時,
也是哭完又笑、笑完又哭般成長,
所以可以哭時,
請盡情哭。





Robynn&Kendy,
小女孩小愛情。






愛情《學不會》,
靠的是慢慢修煉。






Shine式大宇宙小男孩情懷,
我們都只是地球中,
一個卑微的瑪莉亞,
沒誰比較高級,
但也沒有誰比較低級。



我們都不過是偶然生於同一個時代,
偶然碰巧的存在於同一個時光的小細胞罷了。



2013年1月18日星期五

別了野孩子



近日很疲累,上班上學上班又再上學,許久沒嘗過這種十分都市人的生活。一時間也說不清聖誕假與開學了這僅僅一兩個禮拜所發生過的事,如王迪詩言,我總活得像個颱風。九號回倫敦,十號休息了一天,十一號上了兩節課。十一號那天lecture的guest lecturer是曾於showstudio工作良久,Gareth Pugh專用導演Ruth Hogben。還記得那天Jetlag得要命,用盡了全身所有力量在食鬼Moleskine筆記本上寫下了那天最精華的句子:“I earn my money and use them to get my own Balenciaga bag, what's wrong with it? I feel great both physic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十二號那天到Camden採購一些無聊衣物,發起狂買了一對五吋高的Jeffrey Campbell,然後又on9地與朋友們零度到Canary Wharf河邊看融掉了的冰雕。但無論冰如何化掉,還是一下子就看穿了那是寂寞的小王子與他的星球B612。回家過後,發現那對Jeffrey Campbell除了在家從房間走了廚房和無限拍照外,還真的不知道該穿著走到那裡去。但又如王迪詩所言,女人的路是由高跟鞋走出來的,我還未想要Jimmy Choo,先要對入門Jeffrey Campbell,五吋就五吋,應該很快會習慣。


十三號那天看了廢利物浦對曼聯,十四號去Somerset House看了Valentino回歸展,十五號走訪了五個Gallery。於公園中心的Serpentine Gallery看了一個Jonas Mekas的個展,Jonas Mekas是一位Avant-Garde前衛電影導演,拍的皆是零碎的片段配上淡靜的音樂。有一段片段是Andy Warhol與John Lennon和朋友們於寓所中打邊爐吃餃子,最夢幻的人做最平凡的事,其實所有夢幻也不過是自己想像而成,世界,並沒有那麼浪漫。看著那些零碎的生活逸事,就像死前看到的flashback,人們的生命,都由一些破碎、間斷的回憶片段組成,或許人們總在離去前才發現,勞碌一世,得到的,跟隨自己的靈魂一起逃逸的,也只有那數段沒頭沒尾的片段,但你的人生,必須要有那些片段。看著看著,想起了My Little Airport那些無力輕柔的小MV。


會發生的就讓它發生,沒發生的總有它的理據,盡過力就好。人長大了,總覺得世界太大,力量太少。看了一本認識電影的書,當中訴說拍得真實,也不過是其中一種拍攝手法,並非事實,經過編輯的,只不過是事實的一部分。然後我在想,別相信回憶,回憶也不過是一種自我編輯與選材,現實中的一小部分。又有一篇說著大遠景的拍攝手法被整個環境主導,視覺上,人被縮小到無關緊要之地步,看起來脆弱且無足輕重。蘇格拉底說,人,看到自己的小,才能成為一個哲學家,因為知道自己的不足,才會追求更多未知。有時,我會想追求回憶框以外的所有事物,後來發現框外的只是自己的幻想空間。結果是,所有回憶幻想,也只是自己的空想。


十六號上了一整天的班,由早上九點半至晚上九時。真的有點累,累得只想打個電話沒頭沒腦的扭一整晚的計。還好如願了,在最想撒嬌的時刻,男朋友感應到凌晨五時多就突然醒來了,當然我在很久很久連自己都沒發現的那時,已不再相信感應與默契這些二三事,其實那時所謂的感應,也不過是因為太在乎而衍生出的自我幻想與錯覺。但由於太累關係,十六號的那一瞬間,我還是天真的如個少女相信了戀人默契謬論。有個人讓自己好好撒嬌感覺還真不賴,那是一種被愛的踏實。收到了Diptyque paris的茉莉香膏,還是有儲人造茉莉花的習慣,這次收到的是茉莉花、晚香玉與橙葉香膏。累的時候,於耳後塗上一點有白花油般的寧神作用。下班回家時,嗅著耳後淡淡的茉莉花香味,想著HMV與旺角嘉禾的倒閉,突然關掉了iPhone上的WhatsApp,聽起了這首歌:







聽著聽著,拿著過重的MacBook Pro,靠在地鐵車廂內的玻璃,看著Piccadilly Line車廂內Rush Hour的擁擠人群,突然很想吃四寶飯。九龍城茶記的四寶飯。到Arsenal後,在地鐵站閘外看到了一個剛失去心跳的人,醫護人員為他進行心外壓,可是,他還是離去了。走出地鐵站,看到滿街的皆是遊人留下的頹垣敗瓦,阿仙奴球場正進行足總盃,而我,也如常的炒了個烏冬,life goes on。


噢,忘了說,兩三個月前說那間希望它捱下去的茶記,倒閉了。


取而代之的,


是藥房。


香港除了名店外,


還有很多藥房。


但我的回憶,


都奢侈地花光了。








2013年1月1日星期二

化妝這種毒癮




係咪以為我會好感性打二零一二溫情大小事分分合合合合又分分回顧呢?


話說香港話大唔大話細唔細,大大話話都有七百幾萬人未計自由行,小小一個蚊型香港都已經有梁振英有劉江華有香港青年關愛協會,親身經歷過水貨客威力差啲(幾次)係九龍塘地鐵站香消玉殞,離離奇奇大大小小夾埋都係得十件大事剪得一個鐘電視節目俾你食飯時消下閑。俗語有云港女唔理政治,港台其實都係港女好朋友,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我相信佢會加入林峰企圖退出娛樂圈再用十個角度論文式分析林峰對港女璀燦人生作出所有貢獻與退出後對社會影響,都唔會講劉江華落選後高登仔去沙田唱K。而七百幾萬人中,竟然有二萬五千人......啊二千五百人支持梁振英,我呢啲無名小薯仔就算係Facebook整個娘娘壇都唔夠二百五十個兵.....都係收皮啦。


ok入正題,到底十二月三十一號晚我去左邊?我返左大陸,去飲。


本身就覺得結婚係一件極其麻煩無聊事,除左件婚紗外基本上對婚禮完全不感興趣,well I must confess,對女人黎講,婚紗....係緊要過老公,靚始終係要靠自己。做人最緊要清楚自己,知道咩適合自己,根據小時候係MK界跌跌碰碰,悟出styling要訣-understand who you are and put on the right clothes,唔係你既就唔係你既,外國點解styling咁犀利都係因為佢地好清楚明白自己係一個咩人,揀岩自己應該著既衫化既妝,無try too hard最後咪得出effortless chic,簡稱self-branding。香港點解會有i.t.此類將所有好牌子化為MK牌本領,咪就係因為定位模糊唔知自己想點,好聽啲叫混搭唔好聽叫亂9咁黎,然後try too hard將雜誌廣告原裝放上身以為自己handle到,有時啲野,你唔係樂基兒就唔係樂基兒,就算著哂full gear都無用既,因為真係唔屬於你。二零一二年,我學識安份守己。


我一直知道自己唔係一個靚女亦身材唔正,個樣非常書蟲,所以向classic路發展。恤衫長裙恤衫斗蓬西裝褸皮褸Dr.Martens,你話我boring又好點都好,我覺得好舒服and truly myself。唯獨化妝真係一種毒癮,《整容天后》利利子送左支Yves Saint Laurent橙紅唇膏俾佢經理人時講左句:「小心,一用就返唔到轉頭。」當本來未經媒體污染既經理人用左支YSL唇膏,旋即中毒,將代表美麗文化與人類慾望既利利子當成女神並毫無疑問地愛上,甘願為利利子做任何事,而最可悲既係佢認為利利子無左佢咩都做唔到。就如某些人,自我中心地認為化妝品係因自己而變得有實際用途,但可惜,化妝品本身係一種物慾,一種獨立存在既物質主義,將人類玩弄於鼓掌中既commodity,只有用者上癮,死物,係唔會因為人類有任何變化。


其實套戲無外界評論講到咁差,如果覺得差就只係因為你未化妝成癮,蜷川實花過份華麗風格之下,隱藏日本非常當代本土女性文化。我買第一支唇膏係Chanel#54 Boy,自此後接近病態返唔到轉頭,由非常保守既Chanel nude pink到Yves Saint Laurent cherry red,再到而家夠膽毫不猶豫地用Tom Ford Aphrodisiac螢光桃紅,我明白,利利子係用第一支唇膏時,已經返唔到轉頭。但化妝還化妝,我從來唔會令自己變成雜誌人物,化妝唔變成偽裝方法只得一個:自己決定化咩妝。點解而家會有大量落妝驚魂片段出現都係因為佢地被物質主義洗腦,唔記得左自己係邊個,只係知雜誌上個女神係邊個。世界被媒體主導,人類其實無咩可能反抗,唯一可以做就係叛逆。就算化妝,都要化自己既妝,而唔係雜誌上某個model既妝或者企圖成為某個model,認為自己可以做model,於被支配中留住僅有既自我。化妝,我已經無可救藥地上癮,但化妝之後,我仲記得自己係邊個。我唔靚,但我係唔知自己做緊咩中,好似知道自己做緊咩。


不下一人話我有少許氣質,我唔會否認,因為氣質係我本人親手造出黎,唔係天生。


著衫化妝唔係得閒無野做扮下靚咁簡單,你有冇深度內涵,會係styling中完全表露。


正如俗語有云:全身LV Gucci,唔等於你有氣質,重點在於LV Gucci可以點幫你講到你自己個story。


因為深度內涵,都只係世界上其中一種物質主義產物。


知道自己做緊咩,就會造到你要既氣質。


All about Self-branding.


Happy new year.




2012年12月9日星期日

Myself




話說近日介乎忙與悠閒之間,忙在於essay deadline,閒在於essay deadline前一日,仲夠膽死處變不驚成班人去shopping食飯。近日因為另一個Project拎兩條A,失心瘋買左好多唇膏。YSL oxblood red配MMM皮褸Gothic look,Chanel cherry red配聖誕樹綠。好似好癲,但我不嬲沒有最癲只有更癲,要稱得上真心癲,係琴日交完Essay後買左支Tom Ford Shocking Pink....未至於Shocking既,桃紅囉,都夠打低半條Bond Street架啦。重點係我夠膽用,你咪理我浮誇啊樣衰又好點都好,總之我夠膽用。我覺得一個人只要夠膽去做自己想做既野(唔危及生命、妨礙他人正常生活),真係唔需要理其他人點睇,都世界末日啦,咁聽話做咩,邊個得閒理你個咀螢光粉紅色。






廿一歲都係無咩進步,生活仍然非常Messy。交essay前一晚去行街食飯十一點幾返屋企,Proof Read做到兩點幾,然後Flatmate printer無墨,第二日明明話左十一點到Holborn,點知十一點先起身化個霸氣妝、拎個Balmain窩釘Clutch去交功課,等啊Flatmate印左成粒鐘Essay,一點交完走得,去Selfridges報仇買唇膏,去Liberty買朱古力,三點幾俾人的左返屋企,如果唔係其實仲想去Topshop買對鞋......返到屋企胡亂執行李,基本上係朋友執既.........五點鐘去機場, 七點鐘Check-in,八點上機,九點飛。好多人問我點解可以用同樣廿四小時做到咁多野,我都唔知,但我睇返以上段野都覺得頭痛。




























上機睇Grace Coddington本Autobiography,偶像真係偶像,真係thank god有生之年竟然係學校見到佢,好記得當時臉紅心跳發發地燒。當初睇"The September Issue"時已經好明確了解佢同Anna Wintour與Andre Leon-Talley三者之間強烈對比與互補。Anna官方果斷bossy具權威性,Grace任性自我低調好勝唔怕死,Andre則Funny浮誇圓滑善於Social,基本上佢地三個拍埋一齊係最佳組合。時裝界位於主流軸心中部雜誌之中,個人覺得Elle UK、Vogue Italia比較好睇。Vogue Paris真係唔好提啦,自從閃電換走Editor-in-chief,小妹另一個偶像Carine Roitfeld之後,連封面都無再望過一眼,哀莫大於心死。(BTW真係熱烈期待佢自己出本CR Fashion-book)但任一本雜誌幾好睇都好,都係永遠唔會有雜誌打得低Vogue US,實在係道霸氣問題。資本主義世界基本上所有與商業掛勾都一定會有霸權,而我覺得霸權都需要backbone support,unbeatable並唔係單靠有錢就做得到。就如容祖兒,雖然我唔係佢fans,但佢用力做好自己本份的確係值得成為霸權,我唔會抵抗霸權,並且接受霸權存在,只不過係選擇比較鍾意睇i-D與何韻詩。


搭飛機途中其實係好攰好眼訓,但由於唔好彩坐係一排小童座後面,全程十三個鐘每一分鐘都有小朋友喊,結果都係認命睇下書睇下戲打發時間算。睇左一套諷刺美國政治宣傳既“The Campaign",然後睇畫皮II。唔知點解覺得套戲好似自己細個曾經寫過一篇文,中三時我寫過一個女仔因為自己唔靚,示愛被拒絕,受魔鬼引誘,殺三個人用佢地既心臟換取美麗,最後接受唔到自己殺過人而自殺。而畫皮係講妖無心,要殺人取心維生,同時要引誘人自願交出心臟交換身份,用換取返黎既熾熱心臟轉化成人,感受溫暖、愛、恨、杜鵑花香。而人轉化成妖,要繼續殺人取心維生,或者找尋下一位自願者。


其實套戲唔係人地講到咁膚淺咁垃圾,唔好focus on特技啊造型抄抄襲襲啊之類之類先啦,真係好好諗下當中雖然低手地膚淺既愛情道理,真實愛情,其實又咪係咁膚淺、低手、庸俗。近幾年學識唔好美化與深化愛情,愛情本身,就係咁簡單、直接、邏輯犯駁、沉溺,幼稚。係話人地小學雞前,諗諗自己,其實,你都唔係好有深度。


最近發現梁一貞出碟,暗地裡wow左一聲,因為我電腦長期有一首滄海遺珠Mars戰神片尾曲“說愛我”,上一隻碟非常失望,而今次新碟中,“還是想你”非常出色。



還是想你:







說愛我:









2012年11月30日星期五

咦又生日啦?




咦,原來又十二月一號,又生日啦?


其實生得日多都悶啦,年年活動差唔多又咪食餐飯食蛋糕,大一歲之嘛,有咩值得一班人去劈酒唱K。Oh well,咁劈K又真係唔洗原因既,有原因就理直氣壯啲咁囉,我經常覺得“生日玩鋪勁”係世界其中一個最廢最能證明世界悲涼既去玩理由,出世都幾廿年前,又唔係耶穌佛祖孔子,sherry誕?真係who fuckin' cares。對上一次劈K都幾年前啊唔知邊個生日,當時都仲係小妹妹,劈完之後鬼記得邊個生日,邊個仆街走數,邊個找數包底就記得。我就記得自己飲極唔醉,仲要送人返屋企,自己明明住倫敦仲要跟車返Hatfield,差啲俾人嘔到一身都係,第二朝hangover搭個幾鐘火車返屋企好凍之外,都已經無留下其餘記憶。而家好似好大個,hea下hea下就發覺實情都唔知有咩好慶祝,我要去玩就唔洗生日都會去玩,做咩係都要生日先可以去玩又到底有幾多人真係為你幾廿年前既誕生感到認真興奮?算吧啦,都係搵個藉口買下禮物扮下好朋友咁姐。






我都唔知點解,近年完全冷漠對待任何節日除左聖誕節,因為聖誕節有聖誕老人聖誕樹,同可以買一堆廢物。今年生日一黎可能仲做緊essay,二黎又不停send CV搵internship。生日有咩做?我都唔知喎,生日一定有野做架咩?勉強搵啲野做咪出街睇下聖誕樹啊食下飯咁囉,當然我就一定寧願死係屋企睇Grace Coddington本biography聽魏如萱演唱會架啦。大佬你地香港廿幾三十度,倫敦落雪啦你地廿度就大驚小怪戴頸巾。記得幾年前係香港同前男友過聖誕,啊男友話好凍攬住我懶係man咁,當時只係心諗:「Shit,好熱啊,放開我好無。」我覺得香港人話香港凍只係佢地未見識過外面個世界到底有幾凍,又或者,咁冬天嘛,明明唔凍既,你講下我又講下,咪見凍囉。


睇聖誕樹都係其次,最緊要都係放相上instagram,望望下覺得自己個instagram可以當做part of my portfolio,唔係自大,啲相真係好靚。慢慢又悟出科技又去左另一個朝代,Facebook呃like呃黎呃去都係自己友,但instagram呃like可以進軍世界放眼宇宙,全球九唔搭八既人都可以like。每次開instagram,見到一分鐘10likes,三分鐘35likes,十五分鐘45likes,確實又係一門勾引上癮神功,最後,又沈溺虛擬世界做無臉名人。我都係好後期先發覺自己有意無意當自己係名人,要向全世界宣佈小妹近日用緊Chanel支Chance香水,加一兩句廢話企圖access全世界,簡稱世界女化,無左種facebook僅餘既型格。潑出去既水當然收唔返,無意當左自己係世界公民之後,咪只好繼續沈溺。又好似前排經常係facebook見到一個人有意無意話自己好靚仔,好多人like足以見證世界到底有幾客套,又或者係世界審美觀今時唔同往日,我唔睇樣,單憑佢個-v-表情符號,已經想講一句:收皮啦柒頭。


其實Andy Warhol有好多名言既唔止得一個十五分鐘fame theory,佢都曾經話過consumerism其中一點引人入勝在於一支可樂就係一支可樂,不少於一支可樂同樣唔會多於一支可樂。用silk screen無限reprint n次,幅畫入面,都只係同一支可樂。Elizabeth Taylor飲既可樂同我地呢啲平民老百姓飲既都係同一支可樂。於是,就產生celebraties商品效應,我地做唔到Elizabeth Taylor,但可以飲Elizabeth Taylor支可樂。所以我發現,無論一個生日幾咁memoriable都好,其實,又咪只係another typical day,唔會因為你覺得懶係感動又懶係賦予件事無限意義而變種成為另一件事,世界仍然如常運作。加上,都係唔好自我澎脹啦,you are just another ordinary human,即使幾多人話you are special,but you are just another typical girl on earth。再者,12月1日就係12月1日,唔會因為你生日,或者好多人幫你慶祝生日而變左一千零一日。我知我今日好黑暗好重口味,無計啦,趕功課啊嘛。


又話時話我學校早排有Grace Coddington同Victoria Beckham做guest lecturer,哈哈哈,got any grapes?











2012年11月23日星期五

港式街燈晚餐情意結




話說早排病得好緊要,有賴朋友們照顧啦,足足做左兩個禮拜廢人,仲嘆過係屋企,但大前提係已經幾年未試過病成咁。屋企啊媽彩我都傻,由得我自生自滅,Flatmate話啊媽一定同我好熟,佢既做法完全係示範之作,因為人地一邊照顧我,我多數一路反抗。叫我食粥我要食意粉,叫我食意粉我又要食公仔通心粉,麻撚煩煩咁,所以由得我去死就岩。三餐一宿,有埋藥食,但其實係因為啲藥先病咁耐都好唔返,最後決定做返自己,唔食藥兩日就好返都話左架啦,有時我唔聽話係有我道理既。


病重時打電話返屋企,努力忍住唔咳,講一堆廢話進入扮無事mode,老豆明顯知我玩野。而一個禮拜後打返去已經為時已晚,基本上屋企已經開得海味鋪。啊媽一路講,一路話啊老豆有幾錫我,由於當時Margiela上腦,一路聽一路覺得.....其實我physically都無得救架啦,不如用花膠條數俾我買個正版Margiela Clutch.....精神傷害大過身體傷害,醫心靈創傷緊要啲啊。難得我會計數,條數應該好重要,靜默左幾分鐘啊媽問:「Skype斷左線咩?」我自言自語話:「嘩..花膠條數可以買到個Margiela酒紅Clutch唔洗買H&M版MMM啦,燕窩數可以買到Balenciaga啦...兩條數加埋咪夠買Tom Ford,最多咪無骨膠原唔會死既。花旗蔘,最多咪少啲中氣囉還掂我霸氣搭救,嘩仲可以買MiuMiu好靚啊....」啊媽話:「你個衰女,人地一番心血買俾你補身,你細個老豆儲錢俾你兩隻衰野去外國讀書自己邊捨得買黎食,而家特登去買成日掛住手袋,有無讀書架你究竟,真係無人性。」


我發覺,女人買起野上黎,有時真係好無人性。


情況就如男人咸片上腦,女人會適時手袋上腦。


曾經用手袋上腦theory同老豆解釋,讀時裝真係會搵到錢,再用case study令佢更practical地理解成個理論,當日我又屈佢張卡去YSL買化妝品,佢即刻好深刻地理解,讀fashion好搵過做iBanker。


我對食真係無咩要求,食唔死唔會中毒即可,但當然我經常挑戰人體極限試新菜,真係最恐怖係咖哩芒果雞肉飯、朱古力汁蘋果牛肩,真係好食架。老豆成日唔知帶我地去邊食好,當然最好都係留係屋企食啦,但有時佢想出去食飯時,唔知係咪上一輩都有無限loop情意結,黎黎去去都只會去三四間風雨不改。


我屋企飯堂有:尖東太平館、流浮山霸氣老闆娘、尖沙咀Marco's結他叔叔、九龍城茶記、廟街街口、義順牛奶公司以及西貢全記大細uncle。真係全部都有返咁上下輩份,睇住我同細佬兩隻野大,去親都會摸摸我地個頭話大個仔大個女啦。其實上一代人情味唔單止係食店有返咁上下歷史,而係上一輩真係食開一間就到世界末日都唔會轉。而人情味係當你忘情亂9咁叫時,佢地會幫你cut單,叫你:「叫咁多食鬼到哂咩你,食住先啦。」每次聽到我就會覺得佢地真係同我老豆好friend,加上每次食親都一定係好野,從來唔會失手。然後慢慢會發現,年輕一輩餐餐都要新餐廳,eat-pay-go,基本上唔會去下次,就算有下次,到門口時都會發覺:「咦,執左既?」無限新鮮感,但好難會記得某一種特定味道。


尖東太平館係我屋企慶祝飯堂,生日啊升中六啊都係太平館食瑞士汁牛河,佢隻瑞士汁唔知點解真係第二度食唔到。每次係第二間茶記食牛河都會諗同太平館有咩唔同,久而久之就無再係第二啲餐廳食牛河,情況就好似睇Radiohead,睇完神級表演後,其他,都只係浮雲。流浮山就食打冷啦,斑頭腩即係油泡石班腩、蜜糖雞翼、豉汁蟶子,霸氣惹味系列好食到癲。老闆娘極之豪爽,成日鬧我老豆叫咁多嘥料,基本上係完全唔聽我老豆講野自己落單,就住我地一家四口食到幾多就落幾多,就住當日有咩新鮮就俾咩我地食,永無失手。


廟街街口打冷無得輸啦唔講啦,義順就因為老豆睇唔過眼澳洲牛奶公司明明唔好食又咁牙擦,所以永遠都會去隔離義順食雙皮奶,老豆真係好有型。其實義順呢,真係好食啲又無咁趕既。九龍城茶記燒味真係天下無敵,但睇佢個勢三間鋪變兩間,兩間而家變一間都大限將至,所以就算佢加到五十幾蚊一個燒味飯,我地都去支持,希望唔好咁快執啦,唔想食大家樂啊大佬。西貢全記岩岩開時唔出名架,係後來TVB效應先要訂位。細個Sherry妹好鍾意食上湯龍蝦,大細uncle好錫我次次去親都俾隻最大既我,而我呢........真係夠膽自己食哂架,後尾大uncle因為某些事啦所以永遠唔可以落床,細uncle自己一個撐起三間鋪。而家我去食,都仲會揀最大隻俾我,可能細個食哂啲Quota啦,已經唔多鍾意食。但每次去,仍然會食哂全碟,uncle加油啦你上鏡真係幾靚仔,有啲似黃金寶。


尖咀Marco's係平安夜飯堂,除左一年我無返香港之外,已經連續食左五年平安夜聖誕餐。好食唔係特別好食,聖誕餐十年如一日,龍蝦湯明顯係金寶湯,一舊食左都唔覺眼既鵝肝,一塊唔太好食既angus steak,仲有一個心太軟。唔好食,但內裡好似芬蘭小木屋有啲好crappy既聖誕裝飾好溫暖,而且有個uncle永遠被忽視地係一角彈結他。佢知我有聽,走黎問我鍾意聽咩,我話何韻詩啦!仲記得當時岩岩分手,佢係我身邊自彈自唱「我找到了」,即刻真係眼濕濕,放心啦uncle,第時我搵到之後,帶埋老公仔女黎聽你唱歌啦,你要繼續唱,真係有人聽架雖然唔好聽。


而最緊要,都係同屋企人去食。


今個聖誕又去Marco's啦,記住訂位啊老豆。








2012年11月19日星期一

他和她分開後的第九夜




與朋友談起分手經歷,最難捱的通常是第九夜。頭七有兩種,一種是哭斷腸,另一種是自由爽歪歪。第八天開始有點心癢,第九天有點不安,第九夜開始感到寂寞。分手後第九夜,由於過了頭七,朋友們的chill out quota也理應用完,慢慢他、她又回復一個人的單身生活。一切天翻地覆也該完了,過了許久的雙人生活,其實真的忘了如何正常地一個人好好生存。夜裡默數,原來還差一天就分開十天了。糾纏一大段年月後,癲狂一星期就會開始想念平靜,想念那曾經躺在床上與他或她輕快地閒聊,天南地北,風花雪月。由單位數過渡至雙位數,那是一個難熬的關口。因為心知肚明,一但去到雙位數,接下來就將有另外八十九夜孤單的夜晚。而又因八十九非常遙遠,數著數著,大概數到二十一、二十二、慢慢就忘了繼續數,二十三、二十四、忘了。







他的第九夜想起了曾經愛過的那個她,然後暗自打開Facebook,追蹤她的生活。我好奇地問男生也會關心並追查女生的下落嗎?不是最討厭女生監控嗎?我以為只有女孩有這些逼到絕路的心思。他說:「會,只是妳們都不會知道。」我說:「啊,女生是要清晰的讓男生知道我們在監控他們,監控是其次,讓男方生活有自己存在才是重點。」他說:「男生是純粹想知道女生的下落。」他說起了那時分手做過的事,check facebook、先登出再開一個新的xanga account偷看女生的日記、偷看女生的msn有沒有上線、什至看她密友的facebook,以防錯過半點女生的生活。聽了以後感到十分驚訝,從不知道男生能如此細膩去關注一個人,也許是我的前男友們沒有讓我知道過吧。又或者,根本是女生們心思只放在男生的壞,企圖讓他們變成心目中的最好,卻從沒留意男生們對自己的細緻。而放在我身上,其實也只是我的粗心大意是但求其。



我問:「那想她,為何不找她?」


他說:「那是一時寂寞,還未肯定是愛還是依賴。為免一錯再錯,倒不如辛苦點多捱一會看情況如何,偷偷的看一下,能減去半點不安也就好了。」



而我的第九夜嗎?因為他沒找我,所以我把一切能在他眼前出現的social network都關掉了。我以為,完全消失之後,他就會來找我。所以我把facebook廢掉,MSN顯示為隱形,xanga也沒再打了。



漸漸,我們失去了聯絡。


我以為他不會再找我了,慢慢回復了正常的生活。


他以為我已完全康復,也就沒有再打擾了。


過了最難熬的第九夜後,他和她,暗地裡,慢慢把對方收起了。


過了良久,他和她談起了那時的第九夜。但那已不再是MSN,而是Whatsapp了。突然發現一覺醒來,已是另一個朝代。默然地發現雙方仍為當初的無痛別離耿耿於懷,他認為她沒有他過得更快樂,她認為他並沒有在乎她。突然,默默地在另一個時代冰釋前嫌。冰釋過後,發覺大家都成長了許多,這些年以來,已變成了陌生人。


冰釋過後,我們,都不再是朋友了。


一切,已經過去了。


我們,都不再是那個他和她。


聊天過後沒再找對方,又再過起自己的理想生活了。






2012年11月16日星期五

關於禮物,我想說的是…



說起禮物這回事,我還真是號令人頭痛的麻煩人物。大前提係因為我個outlook似係生活上應有盡有,而且為人比較怕麻煩,故有物質需要就會自行了斷。有時我會好佩服香港女仔用大量心機去哄男友買野,香港社會金錢等於時間的話,我覺得佢地付出既時間心血係絕對值得獲取一個LV。而我為人比較隨意率性即係懶,用錢可以解決到既問題唔會為自己製造麻煩,而且絕唔會為資本主義苦苦低聲下氣浪費時間尊嚴。一黎,受人錢財欠人一世,綁手綁腳I just don't like it。第二,小妹購買樂趣在於:行街-中伏-腦交戰-中伏-俾錢-用。如果無左實際用之前既樂趣,基本上買野無左70%歡愉。


Lana Del Rey話We were born to die,還掂終須一死,錢財都真係身外物。洗錢除左實際維持生命,不外乎係人生一種尋開心既玩意。岩岩睇英國藝術雜誌Adbusters,第三頁就大大隻字寫住“capitalism is the only operating system we got, and it's not gonna get an update anytime soon.”,我既謬論係so why not just enjoy your life。由此,琴日用份微薄人工買左幾件H&M x MMM。而我地既分別係,你班傻仔去排幾日隊,我地訓到十二點再hea hea地上網買,朋友直頭三點幾先去H&M行個圈。同時都唔係因為件皮褸係Margiela先買,如果係街見到件咁型既褸都係會買,當然加左Margiela個名,market value無限提升,為著個白色數字解構主義label我又唔介意俾多少少錢,俾MMM完美解構,做MMM下亡魂。


名牌唔係要黎折磨自己,that's not what luxury means,名牌係要用錢買“media上好似”比較舒服既人生,所以洗錢都係luxury package其中一項,洗錢洗得舒舒服服都係kind of一種luxury。That's why我覺得著100吋high heels整斷自己對腳、為著衫減肥減到厭食症、為買件衫一個禮拜唔搭車唔食飯都係俾資本主義過份洗腦既傻仔。又如果你話俾我聽訓三日街先含辛茹苦買到一件H&M x MMM的話,我只會係背後指住你班on9仔笑,而你著起上黎,都型極有限,係道氣質問題。而又當然,香港係永遠唔會識個嘆字點寫,算吧啦,任你著全身chanel都只係一個港版tries too hard既chanel。最驚堆香港型人全身黑色chok哂串樣,well,comfortable about yourself先真正浪漫有型,都係果句啦,香港真係買件衫出個街都辛苦過人。當全世界99%人都係slave of capitalism時,點樣於capitalism中活出自己態度先係重點。


朋友們要送禮物俾我好難敷衍了事,要用心機搭救。當然我又唔係咁大牌,基本上係叫人唔好送禮物,要到送禮物咁friend既地步不如出黎食餐飯仲好啦,又可以見到你,你又唔洗煩,win-win situation。收過最出奇制勝既禮物係用7-11膠袋做花紙既melty kiss、農曆通勝,okay我完全地受落,禮物本身唔係最重要,最重要係收到覺得開心,唔止我開心,係大家都開心,笑兩笑圍威喂咪幾實際。中三時收過best friend D一朵新鮮玫瑰花,成為當年gift of the year,又收過前男友手製唇膏、演唱會DVD、中六好友手製相簿等。


前日收到G送一本三歲法文生字圖書連iPhone畫筆一支,即時打電話問點解我要無啦啦學法文,佢話純粹係pageone見到本書好sherry就上amazon訂去我屋企,而廿歲sherry妹就因為一本幾鎊既兒童圖書、無聊粉紅色畫筆開心左一日。隨意是但,生活上無啦啦記起一個人,然後shop and give,that's what a gift means。而又岩岩收到朋友J親手製作星型銀鏈一條,thanks a lot。哈哈哈,可能我為人疑似好難取悅啦,唔鍾意時真係don't give a shit,所以各位肯為我花心機心思,btw,多謝你地認為我係一個值得花時間心血既死港女。嘿嘿,我真係等緊我個生日蛋糕架。


近日適逢project deadline,極度迷戀instagram與Lana Del Rey,shit,we were all born to die。


http://instagram.com/sherry1201 - Feel free to follow.






2012年11月3日星期六

販賣愛情-Chien-Chi Chang越南出口新娘攝影集







今日仍然病得非常重,食藥之後一直訓有人黎裝新water boiler先勉強起身,而當時已經三點幾。一起身就開youtube睇《圍城-天水圍的故事》,睇慣黑色電影,但呢套的確真實到心寒,scene by scene完全無透氣喘息位,最後太重口味關係無睇哂全套就熄左。然後繼續睇相集,最近意外發現一位台灣紀實攝影師Chien-Chi Chang。官網中《紐約唐人街異鄉系列》、《北韓變節者系列》都極具震撼力,但最令我睇得著迷係《Double Happiness》,亦即《越南出口新娘系列》。






上圖為攝影師到越南實地紀錄拍攝,當時一名台灣男人正於婚姻仲介所「挑選」未來妻子。自己對黑白攝影有著大程度迷戀,當中黑白光暗對比度令照片中敍事張力增強,而且令主題清晰減低由其他色彩帶來不同程度上干擾,強逼讀者集中焦點面對相中故事,而非一直研究無關痛癢之事。黑白同時直接地將出現實社會中無力、無情、荒謬、赤裸與不安完全放上檯面,抗絕以色彩粉飾太平。粉色少女成資本主義社會下亡魂,大紅雙囍只能成現代黑色幽默,認了吧,世界正在死去,又什或根本已經死去。彷彿生活於現實的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世界上荒謬與荒涼不停滾動,無力阻止,無力抵抗。






法國新浪潮電影以妓女象徵資本主義的荒謬,愛情性慾被物化,明刀明槍的以金錢交易。現實社會中,愛只能成為一種以溫暖為名的販賣單位,再以肉體作為實體單位放於市場上買賣。上圖只感覺到她們那種赤裸不安,情況比被帶返警署的妓女更為裸露,因為妓女在某些情況下的確是觸犯法例,而她們其實沒有做過什麼,就只能赤裸地被無情檢視,如貨物般被評頭品足。或許她們也犯了罪,於資本主義社會中,窮,是一種原罪。做了一下research,有些女孩是自願嫁到外地,因為當地男人太懶太窮,並不會得到幸福。而幸福在生活線上,只好以條件作量度單位。有些則因為家庭太窮,往外嫁會得到一筆禮金,以安頓父母。一篇報道中,寫道 all-in price for a seven-day trip to look for a wife in Vietnam is about CNY36,000 (US$5,671)。五千多元美金,經中介拆上拆,還有機票、交通費、等等等等,其實也所餘無幾。五千多元,就販賣了自己的一生。五千多元,就足夠買一個女孩的一生。








“Vietnamese brides are obedient and will never run away unless they are beaten.”-節錄自其中一間婚姻仲介所的宣傳稿。如果要以「被打」作為逃走定義的話,請想一下,她們到底將會得到什麼待遇。此情況讓我想起了TVB爛劇《名媛望族》中,楊怡本為有錢人家用錢買回來的妹仔,而在劇中,那老頭一句「我用錢買你返黎」終結了女方的所有抵抗,你是資方買方,我是被買的那一方,你是上級,我是下級,一切多說也只是多餘。另一家仲介所老闆介紹服務時說“I guarantee that within seven days you can bring your bride home. All customers seeking wives via my company have been fully satisfied. Vietnamese brides are very obedient and will not disappoint you.” 聖經中傳說上帝用六日創造世界,好讓人類在第七天以後享受最美好的生活環境,而現在人類在美好世界以七天時間交收愛情,此事是有多麼的諷刺。而看著另一個「交友網站」介紹越南女孩的膚色、髮色、眼睛均為能被欣賞的販賣本錢,而性格態度更是一大賣點。原來作為一個好老婆,必定要「溫柔」與「聽話」,又令我想起了《春嬌與志明》中Brenda與春嬌到北京公園搵老公。有錢有事業的,可以用作等價交換,沒錢沒事業的,只能以自身條件作為market value,世界還真公平。






另一令我震撼的youtube片中,啊媽帶個仔去「買老婆」。情況又如《春嬌與志明》中,北京公園啊媽幫個仔擺檔,而他們還「比較」沒那麼荒謬,始終Brenda要跟黃曉明先見面,兩個一見鍾情才能成為情侶。但片中婚姻買賣途中,雙方即使面對面仍然要透過仲介溝通,simply買與賣,情況猶如去街市買菜只需要同賣菜姨姨聊天,並不需要與那棵菜溝通。七天時間見面、擺酒、簽紙、申請移民、送上門一條龍服務,仲介亦都表明只負責女孩是否健康、是否處女,如果婚姻出現任何問題恕不負責。而一個毫無依靠被「買斷」的異鄉人如何維生?當初她們以什麼條件來訪,最後也只好用當初的本錢賴以為生。


官方介紹短片:

http://www.magnumphotos.com/C.aspx?VP3=CMS3&VF=MAGO31_4&VBID=2K1HZOZPCZRK6&IID=2K1HRGT50BS&PN=5


Source : Chien-Chi Chang官方網頁


題外話:

剛發現一首非常動聽的新人新歌,艾怡良的《在我愛你之前》,有點A-lin有點Joanna Wang又有點蔡健雅,還需要時間站穩陣腳吧。蔡旻佑負責作曲填詞,難怪如此熟悉。「我的幸福太渺小,不需要擁抱,輕輕的聽你呼吸,誠實的說給你聽。在我愛你之前加一個逗號,愛你之前應該先準備好,你知不知道,不是愛你說說就好。在我愛你之前加一個問號,想聽你說我能讓你依靠,別讓我在說我愛你之前,加上句號。」在youtube中還未找到試聽版本,先聽主打歌《如果你愛我》吧。





2012年5月26日星期六

親愛的微涼夏日



























女人心情高低起落刺激過古治要轉會,

( 不能避免要再提琴日經過阿仙奴主場見到Arshavin,真係好小學雞 )

我都唔知點解上個禮拜日日都好似世界末日,

今朝一起身又好有火好興奮好似古治bb唔會轉會利物浦唔會請Martinez咁,

平時訓到天昏地暗唔到絕路都唔起身,

今日認真話你聽六點幾就彈起仲食早餐,

心情差極都有限,

唉好啦今日打個電話返屋企啦,

死真係好似平個月無打返去陰公。










趁未想訓下半場打個電話俾姊妹,

盡訴娛樂圈大小事務同時聽我男朋友唱歌,

係啊我用Spotify聽余文樂,

係咪唔講你都唔知有呢,

其實有LMF添但放余文樂好似有氣質啲,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用外國app聽廣東歌,

成件事一個字講哂型。









其實本身我買iPhone個意義係用個map既,

咁利益申報先我連google map都唔識睇,

然後琴日發現其實唔係我唔識睇實情係部iPhone唔識路,

唔知點解我行去邊佢都話我已經到達目的地,

明明行左去Emirates Stadium,

明明.........

我要去Finsbury Park。



或者應該要學一學古人夜觀星象就搵到jesus個trick,

點解有google map都可以搵一個地方搵左兩個幾鐘,

話說我係FB話自己見到Arshavin,

朋友即時whatsapp關心我到底死去左邊,

無講大話唔係存心挑釁我真係唔小心行左去Emirates Stadium先見到Arshavin,

老豆,

唔好再逼我學車,

勉強無幸福。









咁又話說睇完個筷子instruction先知自己身為中國人廿年黎都唔識用筷子,

同時睇完之後,

終於明點解外國人學幾十年都唔識用筷子。








My Little Airport新歌MV打錯歌詞,

I love you VS I will always love you,

一次性VS永久延續性,

原來差一個英文字母,

意思可以差咁遠。


































親愛的茉莉花,

彈奏著親愛的結他。



親愛的夏日微風,

輕吻著親愛的暑假。



親愛的eurostar,

讓我們做個非專業的遊客,

到巴黎去找Midnight in Paris的浪漫河畔拍下Facebook的cover,

到羅馬去幻想衝上雲霄sam與belle在半山cafe邂逅的戲碼,

擁抱巴黎米蘭佛羅倫斯慕尼黑與羅馬。



親愛的家,

讓我先放肆一下,

再想想何時捨得歸家吧。



:P



2012年3月2日星期五

世界比你想像中更壞





曾經聽過一句很浪漫的話:

「或許我會讓你發現世界沒你想像中的壞。」



往往到最後,

他們會以實際行動告訴我,

世界比我想像中的更壞。



上了幾節課後,

開始把所有事情都能有多壞就想到最壞,

當你預計一件事沒有最好只有更壞時,

發生狀況時通常都沒你想像中那麼糟糕要命。



繼而發現,

世界最壞都不過如此。








知識,

主要作用為謀殺浪漫。



知得愈多,

世界愈暗。



黑夜愈暗,

世界更貼近現實。



愈貼近現實,

更能於社會生存。








近期發現了一個共同成長現象,

上大學時的雄心壯志夢幻綺麗,

year2時大部分人都進化成現實主義者。



Shine歡送十八後,

大家都再回不去了,

他們突然被記起後,

只可以開一個有關回憶的演唱會,

而非再以熱血之名販賣青春。



上大學後,

人們都主攻某一個範疇,

二十四小時一星期七天就只對著那一個範疇,

知得愈多,

就只會發現現實不是你腦海中那個有北極光的未來世界,

三年換來的,

是一堆生活與現實。






前兩天與朋友閒聊,

大學是給你三年時間去接受你未來的職業有多犯賤多黑暗,

所謂的就業準備,

就是把所有事情都能想到最壞,

同時了解到世界沒你想像中美好,

假若你對了三年都還未想吐的話,

仍然頂得順的話,

再投身社會,

會發現自己沒那麼痛苦。




我讀的是時裝媒體,

半年內看了近三十本時裝文化與歷史書,

全部都在告訴你這是一個著重歧視與排斥,

弱肉強食你搶我奪的廣告標籤世界,

而你未來將會是其中一分子,

三年後仍然頂得順,

就真的大學畢業了。



這是大學的主修科,

與大學文憑的功用,


用三年時間去減低對社會的疑惑,


辦起事上來自然快狠準。






我稱這種反向思考為現代positive thinking,

說真的,

在這時代要完全保存純真機率近乎零,

在崩壞的時代中,

人們身不由己被牽進時代巨輪,

仍在想這個世界很美好只會失望,

失望得多,

就只會愈來愈負面。



但當你把今天當作末日,

明天當作Bonus,

一早起床發現天還未塌下來,

就仍然有一絲僥倖,

世界,

還未那麼絕望,

在最壞之中等最好,

仍然相信,


也許他計錯。








2012年1月24日星期二

二十一時五十八分 我仍然張開眼在呼吸




























那寒冷的夜,

戴上耳機,

在街上遊盪,

世界就只剩下燈光在喧鬧,

還有無數微塵在空中遊走。



商店關了,

剩下那防盜燈在守護商品,

咖啡室關了,

剩下那雪櫃燈保持食物的新鮮與溫度,

手機訊號關了,

剩下那只會發光的打字機守護著內心僅有的一片寧靜。































你們的新年還好嗎?

我吃了個濃湯意粉,

看了集康熙來了,

拍了數十張照片,

聽了幾張新唱片,

上了一整天的課,

聊了很多無聊事,

閱讀了數本好書。



沒有特別,

一切如常。



一切如常,

對我來說已是接近完美的日子。






























良久患上節日冷感症候群,

不在家的我們深明一件在香港沒機會學的事,

忽然高潮迭起歡天喜地後,

到底從中得到了什麼?

最終又會失去了什麼?



我不寂寞,

只覺得有點無聊。





























































































然後,

我坐在床上邊聽演唱會邊打blog。



然後,

有點累。



然後,

我想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