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8日星期六

撤回還是不撤回? that's a question.




香港實在令人很焦躁,

有點累,

只想待在家看一下書,

接來四五個電話,

百多二百個Whatsapp,

還有很多Facebook Event Invitation:

你要去集會嗎?

你要罷課嗎?



逃避是一種藝術,

視而不見是一門技巧,

由其在香港這個異常害怕孤寂的小地方。



但他們一直步步進逼,

逼得我終於說了一句:

我在看政府的計劃書,

看完再算。



但巧妙的是,

那些一直在逼我去的人,

根本不知道網上有份可研究的學科計劃書。







每天都在被逼表態,

連想思考一下的時間也沒有,

就連穿衣服的自由也沒有。



我衣櫃裡的衣服就只有橙、白、藍,

昨天穿了一件白色襯衣,

只因我單純想穿白色,

滿街的人看著我,

那刻我認為自己需要找個神父告解認錯。



然後開始明白當初自己的急躁,

對別人來說那是件極其逼迫的事,

但我又明白得不到答案的那種迷惘,

懸在半空的不安與著急,

一係逼你,

一係逼死自己,

再唔係大家攬住一齊死。







如此狀態就如Sex and the City中的Carrie and Big,

Carrie不由自主地一直向前進逼,

企圖獲得一個肯定,

Big打死不表態,

其實全因他根本不懂如何處理,

又或如我某位男性朋友所說:

拖拖拖拖拖,

一字既之曰拖,

終有一日拖得甩,

拖唔甩咪即係得囉。



一直拉鋸下去,

只待一方先敗走,

而通常是急的那一方先把能量完全消耗,

因為逃避用力較少,

而進逼需要大量心力,

包括不安所消耗的腦細胞。



換句話說:

進逼的人腦內只得一件事,

逃避的人腦內有多於一件事;

進逼的人全心全意只想著一件事,

逃避的人腦內全心全意想其他事;

進逼的人世界只有一件事,

逃避的人世界就只排除了一件事。



而逃避者生命中,

還有很多件事,

進逼者生命中,

再沒其他事,

早把其他事都忘了。



如此下去,

Carrie逼得Big說:life is too short, what are we doing?

那時Big大病初瘉,

拖拉了六個season加一套電影終於結婚,

同時又請別忘了Big在結婚前仲夠膽死逃婚。



“將一個浪子收服並強逼他自願進入教堂納入自己門下”,

是女士們不敢言喻藏在心底的現代童話,

等到一條浪子病入膏肓機率已經非常低,

再等到一條浪子逃婚後又肯再度步入禮堂的機率更是微乎其微,

這一連串對於男士的恐怖事件,

完全是女士們的Final Fantasy。



Sex and the City第一集電影版所有票房,

全靠這個直擊紅心的女人終極理想撐起。



同時說明了為何第二集電影版死得如此轟烈,

Carrie奶力都出埋威逼利誘又分手又偷食終於逼到Big入門咯,

其他都no big deal who fuckin' cares啦。



當然根據我港女的意見,

男人某程度上係需要逼。







又如香港,

不安焦慮潛伏了十五年,

是時候要逼政府表態:

你到底是香港政府?

還是港共政權?

你到底站在那一邊?

我們不再等了,

仲有幾多個十五年陪你癲?

你娶我還是分手現在就需表態。



權力歸於人民,

同樣是對政府完全失去信心的人所持的Final Fantasy,

又如曾說過的卓別靈摩登時代理論,

合上眼睛傷一次兩次三次,

就不會再伸手,

是時候保護自己了。



於是把一個與民為敵的政府逼到跪低,

成為了香港人的終極童話。



“我.們.不.會.再.等.了”



所有一直以來的憂慮,

就在此德育與國民教育課題上完全爆發。



難得等到你病入膏肓,

仲會同你客氣?



整件事根本沒有商量餘地,

人民要的是表態,

與民為敵還是一國兩制,

不是溝通,

不是對話,

撤回還是不撤回?

that's a question。



然而,

逼到梁振英班子下台,

誰接手?

that's a question as well,

and no one cares.







很累,

每次在港停留超過兩個月,

就會想回倫敦靜修。



香港,

實在是一個消磨意志的好地方。




1 則留言:

  1. I agree with you. I feel tired staying here too!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