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0日星期四

Amsterdam雕像展 - Miffy哭了






話說早幾日去左Amsterdam,
第三日去完Van Gogh museum之後經過ArtZuid食tea,
以為個Sculpture route只在於公園範圍以內,
搵黎搵去只有水池上三個sculpture所以就算數走左;

最後一日先發覺原來個雕塑展場地係一整條單車路線,
跟住地圖上單車路線走,
沿途可以睇到六十九個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藝術家既作品,
由於知道時已經接近返酒店時間,
所以只可以揀一個小區參觀,
哈哈哈哈哈,
我知我係死港女所以毫不猶疑地揀左睇Miffy。

負責人希望將藝術帶於日常生活之中與人互動,
Amsterdam係單車之城,
單車基本上係當地居民日常交通工具,
所以用心地選擇雕像製作出一條單車路徑,
令雕像與生活環境、人類活動和諧地融合,
而並非只限擺放於博物館中作籠中鳥或高貴貨品。

展覽已經係第三届開辦每隔兩年一次,
今年探討“Amsterdam, global art, art for all”三個主要課題,
Amsterdam作為荷蘭首都如何和諧地實踐民族共融,
Global Art指無分國界、由主題探討出發將不同作品放置於同一展覽和諧共融,
而非如World Art般將世界各地藝術收藏於博物館以不同區域區分,
將藏品作為“the rest of the west”般當作異物研究或欣賞,
而Art for all則探討如何令所有人都可以從不同角度對藝術品產生興趣並作出欣賞。




由於我唔識踩單車關係,
同男朋友搭電車務求用最快速度見到Miffy。

落車後行左五分鐘見到Miffy隻耳仔就即刻狗衝過去,
一行到去見到Miffy全身慘白、破損、由不同小執拼砌而成,
雙眼小洞有水噴出,
Miffy哭了。

本身異常興奮既我停落黎,
行左過去information center問坐係counter既幾位老人家工作人員:
“oh no.. why miffy is crying?”

幾位老人家笑笑然後其中一位婆婆答:
“hahahha oh yea why is miffy crying? she is telling a statement!”

另一位伯伯打開catalog話:
“she is unhappy!”

睇完書中介紹後我理解大約如下:
藝術家Tom Sachs對卡通人物成為現代資本主義工具與現代消費主義作出強烈指控,
例如曾經將Virgin Mary雕像轉為Hello Kitty並為Kitty戴上chanel bra,
又對現代designer branding作出評價,
美學已經非單純個人美學,
而係“an excess desire for beauty”-即對於美的慾望。

所以miffy被大量品牌標記至遍體麟傷,
將所有本身卡通人物既色彩完全掩蓋,
Miffy,
只能無聲痛哭,
成為一個如許願池上女神般被物慾推舉成既偶像。

同時,
雕像為"Art for All”作出完美示範,
當大眾有興趣於點解Miffy會喊,
自然會深層地想去了解背後意義。




至於miffy商品方面,
出奇地其實係Amsterdam真係唔多,
可能產地非於Amsterdam而係另一個鎮。

對此亦都係Amsterdam其中可愛之處,
少有大品牌進駐,
少有過份宣傳某種商品變相逼人買,
廣告唔多,
芝士試完好食就會買,
Museum你覺得有興趣就自然會去,
好野,
自然有人會欣賞,
高手不作多餘事。





鍾意Miffy原因其實好單純,
有一晚非常唔開心時開youtube見到miffy生日歌,
覺得佢好可愛,
怕怕地醜著住條裙仔,
轉圈圈逼啲朋友同佢慶祝生日,
純粹覺得佢好可愛然後心情就好返。

其後都只係買左一隻迷你兔仔,
每次見到都會心情好好,
何必搞到咁複雜,
人愈大愈想幼稚,
簡簡單單轉個圈就係新一日,
你話幾好。

咁岩今日睇新聞話香港有公司推出“尊貴迪士尼幼稚園畢業禮”,
將樂園開前或開後無咩人幾個鐘作為“尊貴時間”,
小朋友入去同戴住畢業帽既米奇米妮影張相盛惠一百五十,
家長去埋盛惠幾百蚊一位,
而出唔起錢既家長“可以選擇唔去”,
當小朋友知道其他同學可以去而自己因為“有得選擇”而“被唔去”到底會有咩陰影?
而家長唔想小朋友唔開心焗住要出錢又會有咩影響?
原本已經要為幼稚園讀名校與否被分類一次,
入左之後就算同一間幼稚園都仲要接受二度階級分野,
希望各位高抬貴手啦。

小朋友,
始終都係無辜。

當我係Amsterdam公園見到小朋友跳落水玩可以好開心地玩足一日時,
自然就會明港孩問題徵結所在於慾望太多。

放過佢地啦香港人。



2013年5月28日星期二

Feeling Good




中五時行路返學iPod成日播Muse啊Radiohead啊Blur啊,

細個時好迷Brit-pop,

頹頹廢廢面對地球上一切詭異之事無力反抗,

但暗地裡則熱血底嘗試反叛。



Radiohead仍然頹廢到底,

Muse近年則愈黎愈熱血無以往咁懶散,

但都可接受啦始終係神Band,

2nd law非常麻麻但都physically買左碟,

對我呢類目光短淺既小妹妹黎講Muse已經好神,

仲記得當年第一次聽外國band係聽Muse隻Feeling good,

直到現時仲記得當時種俾雷劈式無比震憾,

一路聽下聽下聽到而家都五年嚕。



當時onon99既小sherry絕對無諗到有一日,

我會係倫敦pitch standing睇Muse......

其實講真身處倫敦都已經迷迷地幻,

有別於睇Radiohead時有如小粉絲係山頂呆望,

同時有別於睇Onerepublic細club場,

Muse係比較physically係台前參與,

加上阿仙奴球場露天三面台加pitch standing,

除左震憾之外我都真係唔識形容。



英國啲醉酒癲佬就唔多提啦,

一開場聽到supremacy個人開始魂飛魄散,

第二首係supermassive black hole......

真係如在夢中,

...........supermassive black hole啊..........................

中學雞時係課室聽,

仲只係個咩都唔識扮代表既豆丁,

一時間唔識反應,

成個人好似fade左,

聽完supermassive black hole先定神望上台搵啊Matt係邊。



當時種感覺好墮落,

平時睇youtube就睇得多,

前幾個月都仲係房睇iTunes festival,

突然太刺激唔明點解自己竟然會係youtube現場,

不真實感令人極度不安,

唔係好相信自己係現場,

但自己又的確係現場.......



痴線。



聽到Feeling good時我無跟住唱,

好專心聽,

想將每一個音每一秒永遠記住,

我知好無大志,

但我聽到時,

smells like dream come true,

and it tastes so incredibly good.



you know how i feel,

yeah freedom is mine,

it's a new day,

it's a new dawn,

it's a new life.



and I'm feeling good.








另一隻聽到intro就心跳停止係resistance,

我知當時有眼泛淚光,

感覺好似夢遊。







我知我一世都會記得二零一三年五月二十五日,

八點半至十點半,

我係倫敦睇Muse,

I was in a part of history,

一粒身處人潮中聽到眼泛淚光既小豆丁。



2013年4月14日星期日

人造衛星情人





話說近期村上春樹先生推出新書,

名為《沒有色彩的多崎造和他的巡禮之年》,

內容大致為書中主角多崎造少時有四位朋友,

四位朋友姓名中分別包含不同顏色,

多崎造姓名並不包括任何顏色,

所有一直認為自己與顏色無緣產生疏離感,

四位朋友突然離佢而去而令佢認為自己被排擠,

最後聚首一堂解開內心一直以來認為自己被排擠心結。



由於我由細已經係一個Symbolism迷,

所以我會覺得四位朋友其實係主角人格中四種不同色彩,

而佢一直自我隔離認為自己與眾不同,

導致所有色彩離佢而去,

或者,

其實色彩並無放棄佢,

係佢自己放棄四種色彩。



最後,

多崎造逐一搵返屬於自己既色彩,

重新建構自己人生。



故事架構看似非常吸引,

但我並非村上春樹先生書迷,

只係對小說當中符號學有濃厚興趣,

曾經睇過世界盡頭與冷酷異境,

起初走火入魔將A段與B段故事逐個符號拼湊,

後來知道自己並未ready就暫且放下,

早兩日睇Art Theory深入研究Symbolism,

發現自己好似幾年咩都無學過,

或者接近三年究竟自己學過啲咩,

猶如白紙一張。



近幾年最大變化係當自己睇得愈多,

發現自己識得愈少,

然後再睇更多,

發現自己識得更少,

有時會心暗地裡諗:

仲好意思之前扮識,

其實真係咩都唔識。



猶如已經住係倫敦接近三年,

有時去到一啲橫街窄巷,

會暗自回想到底自己接近三年做過啲咩,

點解連一條咁有特色既書店街都未去過,

一番臉紅耳熱後,

好處在於如蘇格拉底般明瞭自己真係咩都唔識再用力追尋,

壞處在於,

世界太大,

力不從心。






由於小妹英文實在非常差,

睇左百幾頁Art Theory後覺得頭昏腦脹,

一次過太多新知識攻入腦會令人腦閉塞,

然後又開始暗自擔心下年Final Year點算,

諗下諗下其實仲有幾日就開學,

刨英文都係留返過幾日先。



上網Google村上春樹先生,

發現原來《人造衛星情人》係佢作品,

故再搵電子小說,

一開發現兩位主角正討論「垮掉的一代」與《On the road》,

就決定繼續睇落去。



話說我曾經對「垮掉的一代」非常著迷,

意指二戰後美國一班疲乏、混亂、後浪漫主義詩人與作家,

我對美國文學無咩研究,

反而對當時美國電影、法國新浪潮電影有少許理解,

亦即我曾經提過既《我倆没有明天》、《斷了氣》等等,

唔係流浪記就多數最後一定開槍殺人,

仲有我非常喜愛既James Dean,

具毀滅式浪漫、覺得世界毫無希望、非生即死並無中間既一代青年,

曾經試過將其與香港古惑仔系列相比,

但古惑仔求生意慾比較強,

當時「垮掉的一代」接近完全放棄自己人生,

類似黃家衛導演作品《阿飛正傳》《春光乍洩》中哥哥張國榮先生既形象。



睇返村上先生生平,

六十年代剛好做美國文學翻譯開始寫作,

佢亦係一位二戰後作家,

所以對「垮掉的一代」理應有相當認同什或迷戀。



《人造衛星情人》中含大量符號,

什至兩位主角為「象徵」與「符號」展開討論,

但故事線比較輕巧,

睇得相對上舒服。



「斯普特尼克號」為五十年代蘇聯人造衛星,

當時正值美蘇冷戰、星戰階段,

蘇聯製造人造衛星一方面顯示國家實力,

同時為人類求知慾悄然開往黑暗。



書中以女主角愛上比自己年長、接受四十歲、佢眼中既完美女人,

而教師男主角則沉淪於女主角既浪漫理想主義,

其實愛,

或者只係對於自己心目中最理想既角色產生迷戀,

猶如女主角希望自己將來成為比自己年長而完美既敏,

男主角曾經幻想自己可以成為終日想成為小說家既女主角,

與自己認為完美既人相處,

或者,

都只係希望與理想中既自己作出心靈溝通。



就如「斯普特尼克號」衝出地球遊盡太虛,

飛向「茫無邊際的宇宙式孤獨」,

最後,

慢慢,

失去聯絡。



非常佩服村上先生以音樂、文學、旅遊等造就場景功力,

當中佳作定必係女主角剛遇上比自己年長既敏時,

與男主角出外食「勃朗峰奶油蛋糕」,

勃朗峰為歐盟內最高山峰,

而蛋糕上栗子奶油帶老練甜膩,

意指作出愛情探險,

卻非愛上同齡忌廉奶油,

而係嚮往中年女人事業、家庭、品味都偏向成功既敏。



或者每個人成長時總有一兩個role model,

因為對自己未來未知既恐懼,

希望捉住一絲依存:

「自己將來應該會咁」,

而又可惜而家香港社會實在太過單一,

故此年青一代可以依存既模範共唔多,

當年青一代唔想未來就如眼前模範,

會選擇放棄、逃避,

反正屋企有本錢支持自己逃避。



曾經對何韻詩產生過類似一種愛情感覺,

將來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如何韻詩般中性、正義之人,

又其實係我迷惑於自己中性、憤憤不平而找尋依存,

就如將人造衛星發放,

搵到至某一個不知明星球暫時著陸,

但仍然身處太空,

患得患失,

迷惑失重。



果種初戀感覺,

相信年少時,

曾經對偶像有過心跳、悸動應該會明。








2013年3月25日星期一

夢醒了




























返左兩個月工,

每日來回mayfair各大高級時裝店、百貨公司,

始終係一個平凡港女,

起初經常被五光十色Glossy包裝商品、藝術櫥窗吸引。



每次去Post Office經過Vivienne Westwood總會無可避免注視櫥窗條pin-up girl紅白間條傘裙,

每次去Cafe買cappuccino俾老闆、順手買杯de-caf soya latte俾自己時會經過夢幻Vera Wang,

Vera Wang for Browns Mayfair專門店非常簡約,

由牆身至地板全黑色,

全間鋪就只有不下十五件婚紗,

但內裡每一針每一線,

都代表世界上每個女人放係內心某一個暗角既夢想。



又到底點解國內新開既Vera Wang專門店美輪美奐、連試婚紗都要收三千,

而英國間Vera Wang for Browns猶如一間普通文具店連Topshop都不如?

因為係中國夢想絕大部分由金錢構成,

一個英國女人著上Vera Wang想優雅地係English Garden小巧Wedding Party飲杯香檳,

一個中國女人會擔心賓客知唔知道佢身上件其實係Vera Wang,

而係專門店要用中國人均兩個月薪金去試裙本身已經係一件Privilege,

著上Vera Wang出嫁,

算係其中一種嫁入豪門中國夢。



有時我會諗到底我有冇需要著Vera Wang出嫁?



暫時未有定案。



但我幾乎100%肯定,

老豆將來會想見到我著住套Vera Wang係美麗華酒店頂樓同佢啲中學同學敬酒。



曾經同過啊媽討論理想中既婚禮與葬禮,

葬禮都係一致認為凡事從簡,

搞到何等浮華其實都係帶唔落棺材,

無奈中國文化中葬禮基本上係做俾活人睇,

所以啊媽結論係:「無論點都好,最緊要一家人齊齊整整,搞啲咩都無咩所謂咯。」



然後婚禮,

我同啊媽講好想安安靜靜係一間純白小教堂交換完戒指就算,

因為婚禮只係人生另一個開始,

並唔係人生其中一個結束,

繁文媷節過後,

仲有三分二人生要過。



啊媽話:「哈哈哈,你老豆其中一個心願就係啊女係美麗華擺酒!」

我話:「唔好啦卦..」

佢話:「人地個個嫁女都咁威,你咪由佢威一次囉!」



老豆近日熱烈地借頭借路表達想買部Benz威番次既念頭,

半帶徵求啊女批准或支持意味,

係佢地個年代,

住私家樓揸Benz係人生成就關卡。



由於啊媽係我細個時一日可以重播三次郭富城Karaoke VCD,

而三次X三隻X每隻碟十一隻歌,

即係我同細佬一日聽九十九次,

於是我上兩個月自作主張幫啊媽買左兩張郭富城演唱會票,

啊媽咁大個女都未睇過真實既郭富城,

我覺得作為啊女係時候幫佢實現個小小夢想仲要買頭五行啊死未,

然後最精彩就梗係睇啊媽點逼老豆去啦。



其實啊媽可以叫細佬去,

而細佬都可以去,

但我同細佬堅決要老豆去,

擺到明就係隔離食住花生睇中伏。



睇演唱會當晚,

老豆當然萬分不願奮勇抗戰到最後一刻叫埋細佬去黃埔食飯企圖甩身,

但依然被逼就範。



啊媽好興奮地講完郭富城好型啊X1000000000次後,

偷偷地同我講佢帶啊媽去車行試車,

試黎試去都係Benz,

而啊媽為著有得睇郭富城又有得坐Benz感到非常幸福。



老豆黎面聖(小妹)時,

我話:「Land Rover型啊老豆!而家唔揸Benz架啦!」

佢好認真地皺眉頭話:「你老豆咁斯文,唔岩揸Land Rover既....」

而佢講得出呢句,

證明佢真係有好認真地諗過,

okay,

「條友好認真」,

咁我就無謂多講廢話。



佢應該係好似小朋友買玩具咁去車行望左架Benz十幾次,

我半帶調戲講左句:「威啦老豆!揸Benz啦而家!」

佢一路玩細佬枱上面啲開心樂園餐玩具一路臉紅紅陰陰咀笑,

我就明白,

其實最幸福唔係有得買Benz,

係有個女陪佢傾到底買Benz定Land Rover好。







或者我內心某一處好想做個小公主,

但我更想安安靜靜避世隱居,

最好就好似我老豆啊媽快快樂樂地過下半生,

佢地生活平凡簡單,

凡事不張揚不過份奢求,

平實地生活慢慢實現自己人生一個又一個小夢想。



就如Sex and the city電影中,

Carrie得到一件Vivienne Westwood銀白婚紗後,

內心不停逼自己要將個Wedding搞大佢以襯返條裙既霸氣,

最後發現,

平實地被愛,

先係最奢侈既幸福。



而一個人既心境永遠跟隨生活作出調適與改變,

所以雖然暫時我未會想像自己著Vera Wang,

但難免係香港縱橫十年,

會變成另一個穿Vera Wang的港女。



可能返工太忙亂,

Mayfair五光十色太嘈雜,

近幾個月除左真係忍唔住dramatic左十五分鐘掟Flatmate啲野出街外,

個人變得好閑靜。

























逼完Tube返到屋企後安安靜靜邊睇Project Runway邊食飯,

食完邊聽Amy Winehouse live邊睇Charles Saatchi本Babble,

沖個涼,

Muji香薰機吐出淡淡薰衣草煙霧,

可能傾個電話,

可能聽收音機,

life is simple, but perfect.



可能返工、拍拖後個人踏實左啦,

雖然當日係southbank centre外個冰屋installation都仍然有一種Janice離家出走式浪漫心思,

但,

做人都係實實在在穩打穩紮比較好。



而且,

被愛,

係奢侈的幸福,

非隨手所得。



朋友話有經歷過先會明珍惜重要性,

好老實講,

我都覺自己係成熟左。



得到太多並唔代表可以隨意揮霍,

愛,

需要好好被珍惜。



夢一場過後,

需要夢醒,

然後好好調整自己,

好好繼續生活。









2013年2月24日星期日

眼淚教我的事

























話說係Miller Harris做左將近一個月,
本身已經好迷香水,
睇完本八十幾頁training manual加日復日做各大香水research,
而家都已經係半個香水精。

無奈公司香水實在太濃,
香水濃唔係指份量問題,
而係物料用咩方式抽取精華同點樣將物料混合配合,
Miller Harris香水大部分用天然精油而純度非常高,
而且主打係Citrus/Vanila類散發非常厚重女性復古香草味道,
其實即係Chanel No.5啊Dior Vintage系列之類味道比較纏綿溫柔long-lasting,
重點係香水後味會有一陣非常明顯Musk/Vanila爽身粉味。

我素來唔鍾意Musk種好曖昧既後味,
比較鍾意類似Tom Ford Private Blend沉鬱低調頭痛帶少量茉莉玫瑰甜味,
而最後即使有musk令香味更持久,
都唔會有明顯粉味浮現、比較爽朗,
即係一陣風行過就消失唔會留低任何氣息,
消失就消失唔會曖曖昧昧。
























近日係Liberty幫公司買野發現Sweden香水品牌Byredo,
其中M/Mink係同M/M Paris Crossover之作,
有留意開M/M Paris都大約get到種黑白分明簡約概念。


第一眼好誠實係俾包裝吸引,
簡單清雅純白陶瓷包裝,
試過所有香味只係鍾意Blanche,
用上手好自然有少少似雨後露水,
清新甜美性格分明爽朗,
主要成份有白玫瑰、粉紅胡椒、橙花,
雖然我覺得白玫瑰應該係Gimmick野,
但okay,
我受。
























香水我就唔會買,
始終屬意沉鬱爽朗香草味,
但Body Cream非常潤滑清雅,
近一個禮拜倫敦凍到好似中左降頭,
而小妹終日流連在外做信差,
未用盒cream之前已經係落重Jurlique Jasmine hand cream仍然紅腫甩皮,
轉用Byredo後對手至今絲毫無損而且無再有俾風割傷感覺,
絕對可以一試,
可惜包裝容量有啲曖昧最後買左大盒裝因為支裝好難倒啲Cream出黎,
而且近日得火紅大美人Philip Lim 3.1 Pashli Satchel一個,
大盒啲都無咩所謂。




























近日hea煲甄嬛傳,
個人對後宮鬥爭無興趣,
但呢套著實係好睇到爆,
言行舉止照足紅樓夢格式,
各人物性格刻畫非常到位,
引詩書經文亦屬上佳之作,
而且Art Direction到達電視劇極限境界,
真係值得一煲。
























小妹都俗套地最愛華妃年世蘭,
集深情率性大氣可愛嫵媚奸險於一身,
雖然作惡多端,
但多為一個情字,
純真地痴心錯付,
純真地傷心欲絕。


一生只一心一意愛一個男人,
但一生同樣只被一個男人所傷,
華妃所做一切並非為榮華富貴,
只為佔據自己所愛之人,
但佢得到全世界榮華富貴,
偏偏得唔到一個男人。


為君而生,
為君而亮,
為君所傷,
為君而亡。


好一個轟轟烈烈既年世蘭。


當然不得不提蔣欣演技極好,
舉手投足眼神言語令人著迷,
華妃被愛人所傷,
自毀前流下絕望眼淚,
以及無奈一句:“皇上,你害得世蘭好苦啊”,
教會了我很多很重要的事。





雍正生性多疑,
心中只有一個純元,
而當一個皇帝心中只有一個女人時,
其他後宮佳麗三千如何爭一日之長短,
都只能輸得一敗塗地。


基本上就好似紅樓夢,
結局一早言明,
只係你悟唔悟到。


純元皇后係劇中係類似柏拉圖主義理型社會中一個完美模範,
集仁慈謙厚、溫柔絕美等等於一身,
但純元係劇中從未出現,
而劇中人物經常用純元皇后作榜樣與妃嬪比較,
就如柏拉圖主義中,
訴說人類用實物與完美比較後知不足,
再追求完美。


皇帝即使用盡所有方法為純元搵替身,
都注定一生唔會搵到另一個純元,
因為理型就只有一個,
其他只能用作比較,
其他妃繽,
只好默默受用,
慢慢失去自己。


但純元皇后之所以完美最大原因為早逝,
最絕美最純真階段係皇帝心目中永遠留下不能磨滅印象,
而未如其他妃嬪最終腐朽,
一個一個自掘墳墓落得慘烈下場。


有邊個女人係未經歷過妃嬪後宮之爭前,
唔係好似純元皇后咁純潔完美無瑕?
而最後留於後宮中只有甄嬛、端妃、敬妃,
三人共通點為早已對皇帝死心,
一心一意刻守本份見招拆招,
後宮所有自招滅亡既女人,
都輸在一個情字。


雖然沈眉莊同樣早對皇上先知先覺早死心,
但可以死係愛人溫太醫懷中,
已比後宮三千生無可戀幸福一百倍。


情本無害,
但君無情而妾有意,
則只能落下萬劫不復之地,
甄嬛將其他妃繽逐一除去時並無做傷天害理之事,
都只不過係其他妃嬪因情生妒做盡蠢事,
多行不義必自斃。


紅樓夢主義:
悟出一切皆塵世幻象,
愈想擁有,
愈去捉緊,
則愈會從手中流走。


學會一切終必失去,
悠然自得,
才能真正擁有。


唯有安心,
才能開心。


不能安心,
只因根本唔屬於你,
而屬於你,
又何必終日害怕失去。


Effortless。
































Fashion week嘛,
都係Tom Ford架啦,
後宮年妃裝,
霸氣到想喊出黎。





近日狂loop推介:






眼淚,
會教會你很多事,
我們從孩童時,
也是哭完又笑、笑完又哭般成長,
所以可以哭時,
請盡情哭。





Robynn&Kendy,
小女孩小愛情。






愛情《學不會》,
靠的是慢慢修煉。






Shine式大宇宙小男孩情懷,
我們都只是地球中,
一個卑微的瑪莉亞,
沒誰比較高級,
但也沒有誰比較低級。



我們都不過是偶然生於同一個時代,
偶然碰巧的存在於同一個時光的小細胞罷了。